2011-11-14

【叮叮】OSO - Art Projects

 
這兩年的黑樂呈現陰盛陽衰的傾向
以我的觀察
女性演唱者的好表現約為6成
男性只有4成多
但創作方面仍是男性天下啦

Art Projects是OSO和製作人Katrah Quey的成品
OSO的本名是Tearra Rosario
在變成OSO之前以Tearra走江湖
又說又唱十分個性派

只有3首歌的Art Projects
實驗「後HipHop時代」的料想氛圍
至於成效如何
端看各界反應了

推薦第二首歌"Stir Me Up"
與上篇Quelle Chris - Another Blunt同樣具有對抗普世之意味





 

【MV】Quelle Chris - Another Blunt

 
一笑置之



底特律
http://www.fatbeats.com/collections/store/products/quelle-chris-shotgun-sleek-rifle-cd
 

【悼念】Heavy D Tribute Mix By DJ Premier Blog Radio

 
IN MEMORY OF Dwight Arrington Myers (1967~2011).


Recorded on November 11th, 2011. Mixed by DJ Premier. R.I.P. Heavy D.

-Friends & Respect
-Nuttin' But Love (Statik Selektah Remix)
-Marley Marl - We Write The Songs (Feat. Biz Markie & Heavy D) (Live)
-Mr Big Stuff
-The Overweight Lovers In The House
-Heavy D - Listen (Feat. Q-Tip)
-Here Comes The Heavster
-Love Sexy
-A Buncha Niggas (Feat. The Notorious B.I.G., Busta Rhymes, Guru, Rob-O & Third Eye)
-Don't Curse (Feat. Kool G Rap, Grand Puba, C.L. Smooth, Big Daddy Kane, Pete Rock & Q-Tip)
-Yes Y'All

(all songs performed by Heavy D & the Boyz unless noted)
 

【舌苔】晴天R&B,雨天R&B

 

前兩天與好久不見的朋友聊起R&B和明年復出的D'Angelo,言談之後,我忽有幾許體悟。

原來,R&B不只在台灣,連在美國也出現「失落的年代」。

從2011年下半年至今發片的幾張R&B專輯為例:年輕一點的是35歲的Eric Roberson(Mr. Nice Guy)和已屆40歲的Joe(The Good, The Bad, The Sexy);其次,曾經短暫叱吒風雲的Johnny Gill(Still Winning)、從幕後辛苦走到幕前的Gordon Chambers(Sincere)、Donny Hathaway的女兒Lalah Hathaway(Where It All Begins),還有剛過50大壽的Keith Sweat(Til the Morning),他們都是1960~69年次的老手。

這6張唱片沒有一張是正規的大廠發行,這在以前(1990~2000年),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它們依然沿襲90年代的酒釀精神,以純粹、誠摯心意收服人們的耳朵,而且你一聽之下可能會懷疑「到底誰才是正統的R&B」,因為這些歌曲與時下流行樂似乎有著一定程度的差距。

然而,這些音樂愈來愈難買到。

這樣的衰景,終於教我恍然大悟,原來R&B以懷古之姿停留在人們心中不無道理。

說起真正玩R&B的音樂人,我們多半會說出諸如前述6位90年代的人物,而目前被認為是R&B的那些人,怎樣看也不像。

R&B成為圖騰了。



那些還玩著R&B的美國黑人,悉數跑到小公司或獨立唱片,作出一張張一首首終究不會變成十幾年前人們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即使它們仍舊具備被傳唱的雋永條件。

當CD不再成為唾手可得的流通品,而只是一枚枚猶如收藏家手中的珍稀品,試問,它要如何打開人們緊閉的荷包然後被帶回家仔細並反覆播送呢?

R&B的圖騰化,在台灣尤其明顯。

我們聽的、唱的美國英國R&B歌,是現在40歲以上人聽覺記憶裡的唱片精選。每當我看到電視音樂選秀節目裡的20歲人,唱著不屬於他們時代的歌曲(好些歌曲的年齡甚至大於演唱者)而呈現出的彆扭整體感,在電視機前的我,老是不解。

唱評審會跟著哼唱的歌,意義在哪裡?

平日,一談起R&B,當我們腦海中不自覺的浮現Whitney Houston、Mariah Carey的歌曲,姑且不論過氣與否,那些,真的都已經是老東西了。這些人不是現在已無作品,就是脫離了原先經營的R&B領域,趨於流行,是為圖騰。



2000年後的R&B呢?生涯早期多少銜接到90年代的Usher與Beyoncé,他們已逐漸背離正統的R&B樂章,寧可詮釋著混種音樂。新一代的Rihanna、T-Pain、Jason Derulo、Ne-Yo,即使排行榜成績斐然,但他們提供的多是商業性質濃厚的音樂。

與上面近期發表新作的6位相比,誰是「R&B」,這可受公評。

實在扼腕,R&B沉默超過十年了,它失去曾有過的榮景平台,如今只能待在角落持續進行省思與改革。它不是苟延殘喘,而是如同其他種類的黑人音樂,高品質的音樂還是有人在作,缺的是能見度罷了。

恐怖的是,誤把馮京當馬涼。尤其當它積非成是,僵化為一家之言,便是難以辯解的憾事了。

D'Angelo是圖騰,如同Neo-Soul已走向末路,這些碩果僅存的舊日情懷,究竟還能灌溉我們多久。

2000年後的這十年,R&B像是流進淡水河的家戶廢水,遭受打壓、曲解、重新定義、包裝,不斷見證現代人對待舊物的麻木與不仁。

這是需要捍衛的時代。

以Johnny Gill的3曲(Just The Way You AreIt Would Be You2nd Place)medley,是為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