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7

不賣唱片的唱片行


唱片行出現折扣品,是因為庫存愈來愈多;你該憂心未來會愈來愈難買到唱片,因為他們不會再進新貨了。


下月返台的朋友問我有哪間唱片好逛,我忽而驚覺一個類似「積非成是」的問題:在台灣,什麼是唱片行?

讓我們先查查網路字典對於唱片行的定義:

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唱片:「一種利用機械錄音方法記錄聲音的膠製圓片。上有細溝,放在留聲機或電唱機上旋轉時,沿著槽紋滑動的唱針尖端發生機械振動,通過唱頭還原為聲音或轉換為電信號。可分為單聲道唱片和立體聲唱片兩種」。

行: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庫」。

二、「在线新华字典」(http://xh.5156edu.com/

唱片:用虫胶﹑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圆片,表面有记录声音变化的螺旋槽纹,可以用唱机把所录的声音重放出来。

行:营业机构;商行(business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綜上可知,唱片行是販售「記錄聲音並可用機器把所錄的聲音重放出來的載體」的營業機構。簡單的說,「唱」片行賣的是「聲音」,而非影像;但我們不能嚴格約束唱片行非得全都賣只有聲音的貨物,至少,一間唱片行的唱片必須占大多數,否則它不會叫做唱片行,同理,租售錄影帶(或影音載體)的店鋪必須陳列大量的錄影帶(或影音載體)。


Our stores is where it all happens!  
--Amoeba Music,自許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唱片行


以我的經驗,唱片行是買唱片的地方,諸如演唱會的影音載體,只是額外的衍生商品;我不會要求唱片行非得要提供大量的影音載體,影音載體是錄影帶店鋪的營業項目。唱片行就是以販賣唱片為主的處所,很簡單就可定義它。

曾幾何時,台灣的唱片行已經不賣唱片了,我們不能在唱片行的陳列架上看到琳瑯滿目、依字母或筆劃順序的唱片,取而代之的,是愈來愈多的影音商品,或附上贈品,或包裝猶如雜誌。總之,當初只為取悅我們耳朵的唱片,願意讓我們單純只為聽到好聽、喜歡聽的音樂而乖乖掏錢買的唱片,幾乎消失在台灣的唱片行裡,扣除代理商的消極作為,唱片行自身的拙劣行銷手法必須負上台灣音樂產業倒退的最大責任。

首先,各位還記得大眾唱片和玫瑰唱片的「紅配綠」時代嗎?這是台灣唱片行做垮自己也連累他人的肇始。為了衝營業額,唱片行用正版代理紅標商品搭上遊走法律邊緣的成本極低B版綠標商品,刺激(帶壞)台灣人購買唱片的欲望。B版唱片其來有自,民國五、六零年代,因為版權觀念的不確定,台灣唱片行常常有「跨公司」的流行歌曲大補帖,凡是歐美流行什麼,或台灣自己流行哪些歌曲,都能以一張卡帶得知天下事。這是時代使然,我們不能怪罪誰,然而,民國八零年代前後,尤其是1985和1992年著作權法大修及美國祭出「301」條款等雷厲風行措施與手段,大大改變了台灣的商業結構,使得唱片行被迫降低利潤,賣起經由層層剝削代理過程、載體製作成本極低的唱片。山不轉路不轉人轉,唱片行發現賣一張B版唱片竟然比賣一張正版代理唱片的利潤高上很多,那,何不賣B版呢?消費者因買到一張便宜的綠標(但實際上多是合輯、老歌大匯串)而沾沾自喜,唱片行得以出清架上簡直沒有利潤的流行音樂,因此造成B版唱片賣得比正版代理的號還好的本末倒置怪象。唱片工業是每日前進的事業,而今日的流行絕對會成為明日的歷史,如果現在的唱片乏人問津,久而久之,音樂歷史會出現斷層。雋永老歌只會愈來愈老,當新歌流通數量愈來愈少,買新唱片的人也就愈來愈少,雋永老歌市場則愈來愈大,於是流行音樂市場相對急速萎縮。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台灣唱片行陳列的品項年年縮減,影音、B版和古典音樂商品占據了唱片行的七成空間,大大限縮了我們買到各類唱片的機會,唱片行要不倒,也難。

「紅配綠」引發的連動效應是:唱片行淪落為訂唱片的地方。以「非」台灣唱片為例,當消費者無法在唱片行買到任何他喜愛或胡亂購買的唱片時,當然,他們會用其他方式或管到拿到唱片。除了過程和手續稍繁複的網購或代買,請唱片行代訂自然成為新選項。如果唱片行的陳列的唱片種類和數量夠多,而連鎖唱片行可以自行調貨,消費者何必捨近求遠,請唱片行假借「代訂」之名行「代購」之實呢?說穿了,唱片行只不過想壓低進貨成本和減低庫存量罷了,他們不想見到許多擺在陳列架上的唱片永世無人聞問。但他們忽略了一個最基本道理,唱片行是「賣」「唱片」的地方,如同賣菜、賣文具、賣衣服等等價值可能不高的東西,除去限量品,有誰賣菜、賣文具、賣衣服需要用訂的?如何讓手中的貨品流通是你業者的功夫,既然你開了唱片行,就要想方設法的讓你的唱片賣出去,沒有唱片就好比在氣候穩定的季節,我想買青菜你卻告訴我只有根莖類,說不通。再者,訂唱片是代買的變相,非不得已,唱片行才有理由越俎代庖,搶個體戶的生意,而且,你還好意思偷偷加個代買費。我說,老愛接消費者唱片訂單的唱片行真無良。


NO MUSIC, NO LIFE. 
--TOWER RECORDS,1992~2003在台灣


唱片行的本質是提供社會大眾多元音樂的寶庫,近年,數位音樂的衝擊已趨平緩,買唱片的人有慢慢增加的態勢。賣唱片也有社會責任,你店裡沒有普羅大眾接受度最高的一般音樂唱片,賣的多是影像、古典、教材、B版等你認為有賺頭,彷彿汗牛充棟卻盡是進貨成本低又利潤高的商品,試問,台灣人十幾二十年這麼一路走來,對音樂的「觸感」會不會消磨殆盡?對音樂的要求只停留在聽廣播?對演唱會的標準是曾經是知名的過氣歌手就行?去二手唱片行卻找不到西元兩千年之後的唱片?

我實在無法告訴那位朋友「你上網買就好了」,畢竟,我深知逛唱片行是一件多麼讓人興趣的事,因為你會發現好多你期待和意想不到的唱片,或出現預算不夠而該捨棄哪一張唱片的抉擇情境。

音樂是多麼重要的事。

我們還能不帶目的去逛逛唱片行嗎?唱片行買不到唱片你不覺得很奇怪嗎?台灣,你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