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9
專心看書,耐心聽歌
音樂是出版事業的一環,前些日子看到兩篇深入的文章,值得引伸一下:
〈一起的出版一起推 友善書業溫柔想像,環島書展大步出發!〉(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2238)
〈唯有出版讓歷史成為歷史:對臺灣人文社科出版的思考〉(http://news.readmoo.com/2015/03/30/taiwan-social-sciences-publishing-01/)
書本和音樂,相同也不相同。相同的是,都有實品可供陳列,都可化身為數位出版,均可反覆複利用。不同的是,書本動輒成千上萬字並可用文字介紹文字,音樂則至多十幾曲並且可用文字介紹歌曲。
為什麼我會提出這個不同點。書本比音樂更大的市場優勢在於書寫這件事。大抵而論,一張唱片或一首歌曲的做成,比一本書或一篇文章費時費力。作家,如駱以軍,下筆迅速到接近心跳速度,但也有如王文興,他的寫作緩慢到一天可能只寫不到一百字。當然,大多數作家接近前者,因為文字容易寫成亦容易修改。然而,歌曲的從無到有,無論天賦如何,除非停留在僅只唱或只演奏的單人階段,否則,它的公諸於世,絕對、必須經由去蕪存菁的精致過程方得,況且大部分的歌曲還需多人參與。音樂要達到足以出版的程度,其門檻比書本來得高。
再者,當書本和音樂可供販賣或閱聽時,都可藉由文字介紹,拓展其生命。問題是,文字是有形的,音樂是無形的,常人可僅以雙眼閱讀或點字來體會文字創作或文字評論,卻無法從文字評論「聽到」音樂內容。音樂必須聆聽,才能進入人的意識之中,就算文字介紹得如何仔細、怎麼天花亂墜,沒聽到,就無法進入音樂世界。
書本是絕對的文字行動,音樂是相對的文字行動,當人類生活對於出版品的依存程度節節下降,書本和音樂內容就顯得相當重要(為什麼需要它呢?),或,十分不重要(有必要需要它嗎?)。
除去文字評論這層紗,願意追求書本或音樂本身所呈現的樣貌,才是讀者或聽眾該持有的正面態度。文字介紹若無法真實傳遞出版品的內涵,淪為商業操作,甘於打手身分,那麼,它便立於出版品的反面位置,極可能在未經創作者的授意或確認下,扭曲創作真意。不看書衣或唱片側標,不管文字評論,不屑排行榜,閱聽人必須將專注力回到初始創作,才能歷練出自己的品味、傾向和精神層面,而非依賴那些無法信任的他人之言,因為你大可能不認識傳播二手消息的那個人。眾口鑠金是多麼恐怖的事。所以,擺脫推波助瀾的評論,且把心力回歸書本或音樂本身吧。
問題是,很多很多人,心甘情願習慣搶先吸收文字評論,再接觸書本或音樂。這種本末倒置或許是出版界自己造成的,使得創作和創作者本身的意志,藏匿在夾帶些許價值觀的非真正客觀文字評論之中,而我們只要稍有不慎,便會一廂情願的相信文字評論,至於旗中有無隱含別的意圖,不得而知。尤有甚者,有心人士可利用空說,化腐朽為神奇,得到其所需的商業利益,至於書本寫了什麼,或者音樂說了什麼,一點都不重要了。文字評論絕不能凌駕於書本和音樂之上。
而音樂比書本占優勢的地方是,只要閱聽人與創作者面對面,就能馬上與創作本身發生連結,唯前提是該音樂必須是創作者所為,否則,修飾過的音樂,極可能是欺騙購買的贗品。書本創作者,他無法在與讀者接觸的第一現場重製其創作,最多只能做到朗頌該創作或以言語表達創作理念。音樂在這方面則靈活許多,它可以由創作者重製或編修,並在與現場聽眾互動下,達到創作者和文字本身無法企及的化學效果。
解決之道:軍中有句話,吃飯時要「以碗就口」,不要「以口就碗」。這就是主動與被動的巧妙處,如果閱聽人先看先聽或只看只聽書本或音樂,直接與文本或歌曲取得心靈默契,而非藉著排行榜或文字評論判斷創作良窳,就能如同前述,選擇出專屬自己的的品味和傾向。
間接文字過多,甚至喧賓奪主,就是出版界積弱不振、積重難返的原因之一。假如不從出版本質,卻只從出版體質做片面改變,再如何團結找出活水,也是枉然。再者,將興革焦點集中在中盤或通路亦有失公允,折扣或折讓固然是大毒瘤,但出版界對於慢慢培養或教育讀者或聽眾失去耐性,加上大量出版非本國創作的出版物,久而久之,本國創作者的文化滋養會愈來愈淺,閱聽人的本國文化認同也會愈來愈淡,相較下,博大又多元的國外創作自然成為市場指標,進而全面占據,屆時,遑論「以口就碗」,吃整桌外國菜而不識本國菜是何滋味的景象,指日可待。
盡可能提供值得閱聽的出版品,促成市場環境多元,讓消費者自己自由選擇書本或音樂,不會唯網路書店馬首是瞻,也不會讓獨立書店的存在必須與浮爛的文化創意一詞掛鉤過深,進而取得一個良善的供需網絡,我們,應當樂見這天的到來。
生命自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出版業是,出版物是,每個自然人更是。
【驚動】Kenya - My Own Skin
人啊,他的生命經常處在懸而未決之中,卻往往渾然不知。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歌手Kenya McGuire Johnson,她告訴我們這樣的話:「……綜觀現今音樂產業,我們要感謝科技讓人的聲音不再成為焦點,製作團隊和藝人都在參考或模仿發生在排行榜上的種種。大家都忘了真正的音樂藝術必須具備可辨識的聲音和它自身所呈現的觀點……」(...In the music business today, vocal identity is almost non-existent thanks to technology, production and artists trying to copy cat what’s happening on the charts....)
梅雨季後,這裡又恢復成了準熱帶氣候。午後突然飄來一陣烏雲。大地蘇醒。看看時間,已近向晚,白雲染上黃暈。人都要休息了,為何空氣現在才清新。
Kenya的專輯《My Own Skin》,使用了太多原始色調,如實表現出歌曲之所以成為歌曲的正確意涵;即使世態炎涼,眾人因三人成虎,競相追逐似是而非的「真理」,雨過天晴的時刻還是存在著。
此時此刻,我喝了一杯加了奶油的咖啡,壓不住的苦味在腦中轟隆作響。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歌手Kenya McGuire Johnson,她告訴我們這樣的話:「……綜觀現今音樂產業,我們要感謝科技讓人的聲音不再成為焦點,製作團隊和藝人都在參考或模仿發生在排行榜上的種種。大家都忘了真正的音樂藝術必須具備可辨識的聲音和它自身所呈現的觀點……」(...In the music business today, vocal identity is almost non-existent thanks to technology, production and artists trying to copy cat what’s happening on the charts....)
梅雨季後,這裡又恢復成了準熱帶氣候。午後突然飄來一陣烏雲。大地蘇醒。看看時間,已近向晚,白雲染上黃暈。人都要休息了,為何空氣現在才清新。
Kenya的專輯《My Own Skin》,使用了太多原始色調,如實表現出歌曲之所以成為歌曲的正確意涵;即使世態炎涼,眾人因三人成虎,競相追逐似是而非的「真理」,雨過天晴的時刻還是存在著。
此時此刻,我喝了一杯加了奶油的咖啡,壓不住的苦味在腦中轟隆作響。
2015-05-28
【抽絲撥繭】Jarrod Lawson At The BBC
收尾。
這場錄音很簡單, Jarrod Lawson的鋼琴,Farnell Newton的小號,Chance Hayden的吉他,這就是我心中認為白人樂手演繹黑人音樂的典型;他們不會拖泥帶水,除去由眾多黑人實驗失敗的雜質後,把重點一次傳送到我們的耳朵裡面。
時間回到2014年10月的Gilles Peterson的BBC節目現場,白人正奉行著他們的絕對科學。
2015-05-22
【童趣】Curtis Harding - Soul Power
說到這個走黑色調系的歌手Curtis Harding,第一張專輯,《Soul Power》,薄薄一片,去年購得時便好奇速速拆封,果真古意盎然,是當代極少見的仿七零(甚至六零)年代曲風,而簡捷有力。
後來,偶然發現專輯封面神似爵士鍵盤大師Bud Power的雙名碟《The Amazing Bud Powell》。那是1951年的東西耶(第二輯是1955年),跟我老媽的年齡一樣,兩者有何關係呢,問不到Curtis Harding,我們只好自己聽聽看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