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讓我怒火中燒。
「恭喜呀恭喜,發呀發大財…」,春節將至,大街小巷開始響起數十年不變的新年歌,你是否聽膩了?文化評論者楊照日前在廣播節目指出,新年音樂貧乏,放來放去就是那幾首,猶如「對耳朵的折磨」,盼樂界開發新的音樂。楊照的話引起不少迴響。
楊照指出,像國外的耶誕音樂就非常豐富,不僅歷年歌庫精彩,每年還產出許多新歌,電台放幾天都不會重複,台灣卻在原地踏步。他認為現在大家高談文創,「文創就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西方耶誕樂早就是獨立產業,台灣也該好好發展,創造更多音樂,「不能這麼懶,不願意做新的東西」。
「新年音樂不僅沒進步,還退步!」博客來商品部經理林世民指出,早年唱片市場景氣時,唱片公司、藝人逢年常發新專輯,大多數只是「改編再改編」;陳揚「歡樂中國節」、王夢麟「廟會」等原創作品,也曾紅極一時,但隨著唱片不景氣,今年新片只剩下溫金龍的「虎虎生風」賀歲專輯。
林世民認為,新年音樂衰微,除因唱片業日漸蕭條,也因台灣社會年味漸淡,「這個產業從未深耕,沒有任何底,只能放老東西炒炒氣氛」。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二十多年前曾發行「朱宗慶陪你過新年」,將新年音樂以打擊樂形式演奏,創下銷售十幾萬張佳績。朱宗慶指出,傳統新年音樂多是熱鬧敲鑼打鼓,隨著社會改變,應可更多面的表現新年氛圍,別只停留在「發財」。
也有人覺得傳統音樂很富年味,「一聽到就知道要過年」,沒什麼不好。采風樂坊團長黃正銘說,早聽習慣了,熟悉音樂像報時般提醒佳節來臨,歡騰樂聲讓人聽了跟著喜悅。
很多賣場應景播放新年歌,透過「簡單活潑、耳熟能詳」的音樂,「提醒」消費者去採購。一名張太太說,聽到這些應景歌曲,會在刺激下順手買些過年要吃的零食或伴手禮。
我很不客氣的說,楊照,你有什麼資格說這種話?
音樂這種本來就是發自人類內心主動積極的作為,我們又不是活在必須在某個節目或某種特定意義下,以被動創造或被賦予教化宣傳等責任的生活環境(威權或封建時代)之中。
我肯定你說的「猶如『對耳朵的折磨』」,因為我才因昨天路過兩間賣衣鋪,店家不約而同的播放中國娃娃的新年歌深感不解與難過。台灣音樂的新陳代謝本來就差是不爭的事實(人們寧願環境一成不變而不願荷包縮水;曾幾何時公務員成了炙手可熱之物),但你老人家打著「文創就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的旗幟切入及批判,我只能說你有失風骨。
文化創意產業說穿了,是「包裹著人文外衣的商業熔爐」,你們這些自詡為「文化人」的人,撈過界者愈來愈多。台灣是海島國家,在資訊爆炸的年代,除非我們採取過去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鎖國政策,否則,就音樂層面而論,如現今那麼多韓國音樂的入侵,你怎麼不說這也是選項之一?
難道一句台灣人懶,就可以抹煞身在基層,不打著文創口號,不隨你們這些掌握發言權力者而堅持理念的人?
台灣社會才不會因為你的一句話接著幡然悔悟,人們對生活品質不重視、沒多大感覺,也不是三兩天的事了,你這樣做也只是傷口上撒鹽,點出事實卻任其潰爛,解決辦法在哪裡?
喔,加入你們的文創產業嗎?那是有錢有閒又有權的人所研發的新把戲,專門玩給庶民看,然後告訴「他們」:「你們應該也這樣玩!呃,我忘了,你們的水準玩不起。」
在我生活的小城市裡,即將上任的市長決定從明年開始,傳統民間(非官辦)挨家挨戶的「蹦龍/迎龍」不能太早進行,原因是,近年來,有些「蹦龍/迎龍」居然年初一就「開市」。根據文化習俗,龍必須在年初九點睛之後才能上街。
台灣被搞到各行各業都以「賺錢」為目的,吃的穿的用的,凡事都先以價格為考量,至於內容物的性質與品質,有誰在乎?亦如我者對「蹦龍/迎龍」的不尊重,輕忽文化背後的源遠流長人文意義(那麼多台灣老街,哪一個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其驅力便是被媒體過度渲染的「環境決定論」。
台灣人被訓練成「只重結果、不重視過程」,「只重視過年買氣、不重視團圓氣氛」,好比那年年被檢驗出眾多未達衛生標準食品的年貨大街,你們當官的、當文創人的,怎麼不見誰出來說「年貨大街有黑心貨」呢?諷刺的是,你們還有人為這些品質參差不齊的商家們做宣傳活動或身兼代言人,消費者每年都不顧身體健康爭相購買也算是奇蹟之一。
一種模式行之有年之後,一旦發現不對勁,絕對積重難返。
楊照,請你好心點,國外的耶誕音樂之所以非常豐富,是因為人家把節日當節日看,內化在心中了。
「文化論述」,不是短期的文創學習得以影響的。
具體的作法是,楊照你自立一個獨立唱片品牌,去各大學找去有潛質的音樂人,二十四個節氣都灌一張唱片,我才認為你不是譁眾取寵、自抬身價。
別把所有罪過都推到「不景氣」,人們不想把事情搞大、不尊重文化產業(不是你們的文創產業),就別逼他們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