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0
京都之旅 音樂篇(一)
今年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三日是敝社一年一度的員工旅遊,在我的大力催票且無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敲定了去日本京都一探究竟。(其實兩年半前也去了京都一次,但只有短暫停留,印象不是那麼深刻)
音樂的究竟
2005年的日本行,有人對我說「日本真是個崇洋的地方,唱片一堆」有點疑問,這次在時間比較充裕的條件之下,我依舊認為崇洋是日本這個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兩個原因之一(其中一個當然就是日本本身丟也丟不掉的「傳統」)。因為島國本身資源缺乏,百餘年前也才解除鎖國,這個原本屬於邊陲地帶的地方,渴望吸取各國資訊的心態是可以推想而知的。
五天的行程中,我接觸了好幾間預計要前往以及意料之外的唱片行,如同整個日本給我的觀感,唱片這種屬於非日常性消費的東西,也可以說是「俯拾皆是」(不是說在街道上隨意逛都能遇到唱片行):拿最基本的「藥妝店」來說,在人潮較為稀疏的地帶,也能偶遇一兩間,而且是那種你能感覺除了「要賣你、要賺你錢」之外的「真正經營理念」——招牌材質的選擇、招牌字體的選擇、特價商品的陳列方式、所有商品及貨架的整潔度、員工掛牌的「辨識度」、店員與顧客之間的舒適距離……,總之,整間店面的擺設不是經過刻意的精算過,而是一種小至個人、家園、城市,大到國家的「基本行事主意」:我把自己維持好,無論我處於這個國家社會的哪個位置,無論有沒有人在督促我,我都把該呈現的呈現出來。
不能說「俯拾皆是」就可以隨興經營,在台灣,太多店家連最起碼的裝潢都不想做、不想投資,滿腦子只想當老闆和賺大錢,這種心態的人只有一個兩個就算了,但在自己的國家,我所見的「俯拾皆是」竟大多是「以個人利益為最大且唯一的經營標的」。所以我才說,「崇洋」絕對是挽救台灣最好的方法,因為我們的文化已經幾乎無法以深度來論述,太多「淺淺」的東西存在你我四周,太多得過且過的心態潛伏在你我心底隨時可能爆發出來,這種封閉的情況一久,也就無法判別國與國之間所能展現的「差異性」;即使台灣人常出國,也不知為何總是無法改變看待自身與看待世界的角度與眼界。
許多人早已了解台灣音樂產業呈現一副薄弱景象,而在「心裡有底」的心理準備下出國一看,這才發現原來這「薄弱」居然已經到一張A4紙那麼薄,只差沒被哪個不怕死的勇者戳破而已。
音樂就是商品,但音樂在台灣已經被豢養成「只是商品」,特別是在流行音樂上頭,這樣的「只是商品」已成了固定的商業操作方式。從接觸日本唱片行的經驗中,我認為,如何將音樂「包裝」成商品才是正確的「商品化」目的。沒有人會作不賣錢的音樂,但是在成為商品之前,音樂界或唱片業是否該考慮把「你們的音樂提升到符合商品價值的合理程度」,也就是說,在賣給消費者、在眾人面前播放之前,請洗一洗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你們提供的音樂會不會連你們自己都覺得不妥,暢銷也只是因為『一個蘿蔔一個坑』,而非你們創造出什麼符合眾人期待的好音樂」。
以日本的唱片業為例,這次我拿了四本免費的雜誌以及幾張DM(免費的背後蘊含著更大的商業利益),裡面介紹的不外乎是那些要拿來「賣錢」的東西,在擺明了要你掏出荷包的前提下,日本人仍舊用精緻的手段與包裝來「推銷(promo)」,不會因為穩賣而虛與委蛇,而且,這四本當中有一本還是介紹非流行的音樂,除卻音樂環境成不成熟或資本雄不雄厚這類因素,從這隨手可得的資訊來看,日本人的做事態度我們的確該師承,而且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延伸思考,例如,日本治理台灣五十年,「殘跡」為何消失的得那麼徹底,只剩下常見的「日式○○」(○○可換成衣著、料理等等)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的商業口號,崇「東洋」並非只是做表面工夫,更可怕的是我們幾乎都吃這一套、無法不去選擇不吃這一套,也不知是生產者的問題還是消費者的問題,總而言之,台灣沉默太久,久到連外面的聲音都懶得張耳收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